SMT 工艺 | 冷焊、虚焊、假焊、空焊的定义与解决方法
表面贴装技术(SMT)是电子制造的核心。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产品可靠性与寿命。然而,在 SMT 生产中,我们常会遇到冷焊、虚焊、假焊、空焊等缺陷,这些缺陷若处理不当,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报废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焊接缺陷的定义、成因,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,以期提升 SMT 焊接质量。
焊接缺陷的定义与成因
冷焊(Cold Solder Joint)
定义: 焊点表面呈灰色、粗糙、无光泽,甚至有颗粒感。焊料未能充分熔化并与焊盘或元件引脚形成良好的合金连接。从外观上看,焊锡呈现出“凝固”或“结晶”的状态,而非光滑的液态凝固效果。
成因: 回流焊炉温度或加热时间不足;大尺寸元件或 PCB 吸热过快;焊膏活性不足、过期或储存不当。
虚焊(Insufficient Solder Joint)
定义: 焊点处焊锡量不足,焊料与焊盘或元件引脚之间存在部分或全部未连接区域。可能表现为焊盘或引脚部分暴露,或焊锡未能完全覆盖连接区域。虚焊可能看起来有光泽,但连接的完整性差。
成因: 焊膏印刷量不足(如钢网堵塞、开孔不当);元件引脚共面性差;焊盘设计不合理;元件放置偏移;焊膏塌陷。
假焊(Dry Joint / Non-wetting)
定义: 焊料未能与焊盘或元件引脚形成分子级的冶金结合。虽然焊料可能附着在表面,但实际上并未形成有效的导电连接。通常表现为焊锡呈球状,不扩散,不润湿焊盘或引脚。
成因: 焊盘或引脚氧化;焊膏活性不足或助焊剂过早挥发;PCB 或元件表面污染;回流焊预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。
空焊(Open Joint)
定义: 元件引脚与焊盘之间完全没有形成电气连接。通常表现为元件引脚悬空,或与焊盘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,无焊锡连接。
成因: 元件翘曲或引脚变形;钢网印刷不良导致焊盘无焊膏;贴片机贴装压力不足或偏移;PCB 变形或翘曲。
常见焊接缺陷的解决方法
针对上述焊接缺陷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:
回流焊温度曲线优化
调整预热区: 确保预热温度和时间足够,使焊膏溶剂充分挥发,但避免助焊剂过早失效。
优化回流区: 确保峰值温度达到焊膏熔点以上并保持足够时间,使焊料充分熔化、润湿和扩散,形成良好合金层。避免温度过高或过长,以防元件损伤或焊盘氧化。
控制冷却区: 确保冷却速度适中,过快可能导致冷焊,过慢则可能导致焊点粗糙。
焊膏管理与选择
根据元件类型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膏。严格按照推荐温度储存焊膏,并在使用前充分回温并搅拌均匀。定期检查焊膏活性,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。
钢网设计与印刷工艺优化
根据元件封装和焊盘尺寸,合理设计钢网开孔,确保焊膏印刷量适中。定期清洁钢网,避免堵孔。调整印刷速度、压力、刮刀角度等印刷参数,确保焊膏印刷均匀、清晰。
元件与 PCB 质量控制
确保元件防潮、防氧化存储,并轻拿轻放,避免引脚变形。确保 PCB 焊盘清洁,无氧化、油污等污染。对 BGA、QFN 等封装的元件,尤其要关注其引脚的共面性。
贴片机参数调整与检查返修
优化贴装压力,确保元件被压入焊膏中。精确校准贴装坐标,确保元件精确贴装在焊盘上。定期维护和校准贴片机,确保设备精度和稳定性。
在回流焊前对印刷好的焊膏和已贴装的元件进行炉前目视检查,及时发现并纠正印刷缺陷或元件放置问题。炉后利用 AOI(自动光学检测)或 X-ray 等设备对焊接后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,及时发现焊接缺陷并进行专业返修。
冷焊、虚焊、假焊和空焊是 SMT 生产中常见的焊接缺陷。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缺陷的定义和成因,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措施,我们可以显著提高 SMT 焊接的良品率,确保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迅得电子作为 SMT 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,深知这些缺陷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。我们致力于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,协助客户实现卓越的焊接工艺,持续提升 SMT 生产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。 持续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是 SMT 生产成功的关键。